二厘館漫談
廣州人飲茶的場所,經歷了茶寮、茶館(二厘館)、茶居、茶樓的變化,從茶寮到茶樓是一個逐步交錯發展的歷史進程。在某個時期內,前者慢慢衰退,後者逐步取而代之。茶寮是一般勞苦大眾的飲茶和休息的場所,環境設施非常簡陋,甚至還是一種兼營的性質。清人徐珂《清裨類鈔》中有所描述:“粵人有于雜物肆中兼售茶者,不設座,過客立而飲之。”清人金武祥《栗香隨筆》也提到廣州的初級茶寮:“廣州北門外多墳,彌望皆是,市廛盡處有快閣,為行人茶憩之所。”“這種簡易的路邊茶寮被稱為一厘館”,盛行于咸豐、同治(1851-1874)間。與此同時,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,一些店家為改善經營,提高知名度,適應社會的需要,便設立了廣州最初的專業茶館即“二厘館”。
1901年茶居
清代咸豐、同治年間,廣州的“二厘館”遍佈大街小巷。所謂“二厘館”,是指當時在肉菜市場開始的簡陋的茶館,方便勞苦大眾休息交流的地方,茶價只收二厘,固有其名。當時每毫錢等於七十二厘,這樣的消費屬於非常低檔。民謠曰:“去二厘館飲餐茶,茶銀二厘不多花。糕餅樣樣都抵食,最能頂肚不花假。”意思是說,只花二厘茶錢就能有茶水伴糕點,還能吃飽肚子,相當划算。
傳統的“二厘館”最顯著的特色有兩個,其一是依賴與之相應的環境,像街市、魚欄、果欄、碼頭等,主要是方便勞苦大眾。食物多選一些能“頂肚”的,“二厘館”發展到後期,茶點多是些大松糕、盅頭飯,就是糯米雞也是半斤飯一隻,一切以能裹腹為前提;“二厘館”多在街邊巷口開檔,上用樹皮做頂,中用竹木搭建,下襬幾張木臺木凳,旁邊生個爐子,爐上放一煲白粥、一鍋油老闆兼夥計就站著搓捏麵粉,或將面切成麵條,下到油鍋做成“油炸鬼”(油條),同時,還賣些芋頭糕、松糕、缽仔糕之類。茶價二厘。由於“一盅兩件”對填飽肚子幹粗話的勞苦大眾來說頗是實惠,自然“二厘館”就成為肩挑負販者歇腳的地方,也是街坊群眾聊天敘話的好去處。
“二厘館”最著名的,就是“一盅兩件”。所謂“一盅”,指的就是以石灣產的大耳粗嘴綠釉鵪鶉壺,配一個瓦茶盅,壺裏多放些粗枝大葉,茶味澀而沒有香氣,僅沖洗腸胃而已;而所謂“兩件”,則是多供應以粗糙的大件松糕、芋頭糕,芽菜粉、大包等價廉物美的茶點,以擺臺形式,由客人自選取食,不用點叫,食畢結帳。
後來,對有身份的人士,上層士紳,有地位的商人和自由職業者而言,光顧“二厘館”有失體面,有失茶道之雅,他們不願意去,他們需要有能確定自己身份地位,能互相交流的休閒場所,就這樣,“茶居”就應運而生,時間約是在清光緒年間。茶居之“居”,有“隱藏”起來的意思,目的是招徠有閒階層,為他們提供消磨時間的好去處。茶居與“二厘館”的服務對象不同,茶居所追求的雅靜,與之後的茶樓較為相似。陶陶居、天然居、陸羽居、惠如樓等高檔的茶樓,這茶樓因多有一個“居”字,所以廣州又把茶樓叫做“茶居”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